中国宝宝网
楼主: nana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不知道的宝宝补水大学问

[复制链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11:16:3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时期的补水


   提示:对于比较小的宝宝,肠胃发育尚不健全。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还是应该到医院由专业医生来判断电解质水、葡萄糖的补充,不要在家盲目补充。


  腹泻·呕吐

  腹泻容易造成宝宝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造成脱水休克。宝宝腹泻以后,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应补充水,可以适当喂一些电解质水,或是糖盐水,加速吸收。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11:17:30 | 只看该作者
感冒·发烧

  感冒以后,由于体温升高,身体会流失很多水分,婴儿比成年人更容易脱水,所以一定要注意补水。母乳或者奶粉还是要正常喂,里面都含有宝宝需要的水分。另外,多给宝宝喂一些白开水,补充水分,有助于退热。大一点的宝宝,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稀释后的果汁。


  炎热干燥的季节

  在炎热干燥的季节,温度高、湿度低,宝宝比平时更容易流失水分,所以要特别注意即使补水。每天多喝些温凉的白开水,能迅速为人体补充水分,调节体温,帮助身体散热。喂水要少量多次,不要在饭前给宝宝喂水,这样容易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功能,降低食欲。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11:22:58 | 只看该作者
宝宝喝水要讲科学


  体内的腺体都是液状,如果缺水,腺体分泌减少,尤其是内分泌腺分泌减少,将导致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水对宝宝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水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人体内的水统称体液,它集中于细胞内、组织间和各种管道内,是构成细胞、组织液及血浆的重要物质。

   由于水的溶解性及流动性大,很多物质都溶解在水中。水参与了体内各器官的新陈代谢,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运输和排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体内大量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被水吸收,通过蒸发使热散发出去,维持体温正常。

   体内的腺体都是液状,如果缺水,腺体分泌减少,尤其是内分泌腺分泌减少,将导致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血液中的含水量达80%,水是保持血容量的“主力军”。若大量失水,必然减少血容量,引起低血压,影响脏器的活动。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11:23:57 | 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

  宝宝如果脱水,情况要比成人严重,所以当宝宝高热、呕吐、腹泻时,妈妈要注意及时给宝宝补足水分。

  喝水的时间是有讲究的。饭前1小时内、吃饭时、睡前都不要喝水,否则冲淡胃液会影响消化及睡眠。

  不要以冷饮和果汁代替饮水,不要让宝宝喝糖水,体内碳水化合物过多会导致肥胖。

  观察宝宝的尿量,如果在半天内宝宝排尿很少,尿色又深,那么就要给宝宝饮水。

  千万不要给宝宝喝生水、重新煮开的水、煮开很久的水,这会干扰宝宝的胃肠道,引起腹胀和腹泻。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11:24:37 | 只看该作者
补水Q&A


  Q:喝什么水好?

  A:净化水通过活性炭或净化薄膜除去自来水的杂质、细菌、病毒,但也去除了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而且工艺中的工业材料对婴幼儿肝功能有不良影响:

  矿泉水是来自地下深层的地下水,含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过多的金属元素会给宝宝的肾造成负担;

  蒸馏水是利用蒸馏设备使水汽化后凝结而成。由于去除了微量元素,长期服用对宝宝也不利;

  桶装水不仅反复使用,而且启封两天后容易孳生细菌,使宝宝患上胃肠病:

  白开水是自来水煮开后的饮用水,水中铝离子偏高,摄入过多会影响骨骼和神经发育。

  因此,上述几种水都不适合宝宝长期饮用,但你可以采用几种水的交替饮用来减少给宝宝健康带来的副作用。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11:25:28 | 只看该作者
 Q:每天给宝宝喂多少水合适?

  A:足月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每天每公斤体重需水20毫升左右。如果有足够的母乳,一般不用喂水;

   1~3个月婴儿,每天喂水3~4次,每次30~50毫升:

   4个月以上婴儿,每天喂水3~4次,每次50~100毫升。

   宝宝的饮水量根据饮食及天气温度决定,如以牛奶和粥为主食,饮水量就可少些;当天气寒冷、活动量少时,饮水量也会减少;天气炎热或宝宝发热出汗多时,饮水量就要增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宝宝网 ( 蜀ICP备14004764号-2 )

GMT+8, 2024-6-2 05:37 , Processed in 0.04001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