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宝网
楼主: 沁蔚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宝宝常见病黑榜最新排名

[复制链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10:13:08 | 只看该作者
  传播方式:

  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霍乱弧菌随病人粪便及呕吐物排出后,借被污染的水、食物、手或以苍蝇、蟑螂为媒介污染食物,经口感染。水源容易被污染,特别是江河、池塘、井水以及港湾等处的水,很容易为洗涤衣服、倒马桶、倾倒的吐泻物及垃圾等所污染。

  食物在生产、加工、输送及贮存过程中,如被霍乱病人及带菌者的呕吐物和粪便所污染,可引起疾病传播。如用被污染的手指拿食物进食,也可发生传染。

  爱心提醒:

  预防霍乱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消灭苍蝇、蟑螂,注意个人卫生,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饮用自来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腐败或变质食品,不吃生或半熟水产品。

  从事环境卫生、饮食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及水上居民等重点人群应进行霍乱菌苗预防接种。对病人和带菌者的粪、其他排泄物、用具衣被以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尸体应火葬。需要注意的是,发热、严重的心肝肾疾并高血压、活动性结核、月经期、孕妇、哺乳期及过敏者,均为免疫接种的禁忌症。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10:13:37 | 只看该作者
 防范:食物中毒

  上榜理由: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食品容易腐败变质,食物中毒也极易发生。据了解,从现在开始一直到10月份,都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

  发病症状: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甚至可致休克。
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10:13:58 | 只看该作者
 传播方式:

  随着夏天的到来,食物中毒的类型也从以化学性、植物性食物中毒为主转变成以细菌性为主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往往是由于食品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后,在适宜的温度、水分、PH值和营养条件下,微生物急剧大量繁殖,食品在食用前不经加热或加热不彻底;或熟食品受到病原菌的严重污染并在较高室温下存放;或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经过一定时间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使食品含有大量活的致病菌或其产生的毒素,以致食用后引起中毒。

  爱心提醒:

  千万不要吃不新鲜食物,更不能食用病死的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制作凉菜所选的原料必须非常新鲜、卫生,所用的刀及砧板必须彻底洗烫干净,现做现吃。彻底消灭可能污染食物的细菌,不要过分追求鲜嫩。剩饭剩菜要重新加热煮透后,存放在冰箱内或凉爽处,食前还要加热煮透。

  特别强调:冰箱并非保险箱,有的细菌专门在低温下生活、繁殖,如使人发生严重腹泻、失水的嗜盐菌,能在零下20℃的蛋白质内生存11周之久。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10:14:22 | 只看该作者
 防范:流行性出血热

  上榜理由: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死率一般在5%-10%左右,重型病人的病死率仍较高。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本病年发病数已逾10万,已成为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发病症状:

  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本病典型表现有起病急,有发热(38-40℃)、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典型的出血热一般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五期经过。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10:14:48 | 只看该作者
 传播方式:

  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可引起出血热传播:

  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黏膜及胃肠黏膜感染。

  接触传播: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

  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虫媒传播: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传播。

  爱心提醒:

  灭鼠、防鼠是预防本病关键的措施,同时用杀虫剂进行灭螨。管理好食品,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残羹剩饭不要乱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食具用前应煮沸消毒等。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以减少鼠的食物、隐藏场所及鼠孳生地;先洒水后扫地,防止吸入带毒尘埃;清除草丛等。必要时接种疫苗。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10:15:12 | 只看该作者
 防范:红眼病

  上榜理由:

  随着高温酷热天气的来临,各地游泳场馆相继开放,“红眼病”也进入高发期。由于“红眼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人得病后,如果防治不当,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发病症状:

  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黏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宝宝网 ( 蜀ICP备14004764号-2 )

GMT+8, 2024-6-16 19:47 , Processed in 0.03928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