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宝网
楼主: BELL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让孩子睡得更香甜?

[复制链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09:24:04 | 只看该作者
  专家谈孩子睡眠

   充足的睡眠对儿童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消除疲劳和促进身高的生长有重要的作用。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一夜睡到天亮。但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睡眠问题烦心:有的孩子晚上不肯入睡,睡觉时间太少;有的孩子晚上要醒好几次;有的孩子睡得好好的突然惊醒、哭吵;晚上做恶梦,说梦话,甚至坐起来,弄得家长精疲力尽、心情烦躁。针对这些情况家长应首先排除一些护理不当、生理和病理的情况。如房间温度太高、空气不流通,被子太厚,湿尿布未更换,尿布皮炎、蚊子叮咬或饥饿等因素这些都会导致孩子感到不适、啼哭、翻身和惊醒。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孩子就会睡得安稳。

   有夜惊的孩子中尤其是小年龄婴儿,一部分孩子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症状。这些孩子应多作户外活动,按时服用鱼肝油,如症状不好转应去儿保门诊检查。

   目前也发现一部分孩子由于粮食吃得少又都是吃精白米面,可能出现轻度的维生素B1缺乏。适当补充维生素B1后睡眠也会有所好转。

   另外,每个孩子的睡眠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睡得多,有的孩子相对少一些。如果孩子在白天精神很好,家长则不用太着急。一般来说孩子在上半夜睡得较好,下半夜常会2小时左右醒一次,这属于正常情况,也提示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让孩子早睡是很关键的。

   引起小儿睡眠不安的最重要和最多见的原因是没有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孩子想睡就睡,不睡就不睡。其次,睡前没有准备。在临睡前家长由着孩子吵闹、兴奋、看电视,尤其是晚上全家人聚集在一起是孩子最兴奋的时候,这时如果突然叫孩子上床睡觉,他肯定不愿意或睡不着。有的家长还用一些可怕的东西来恐吓孩子,则更易引起孩子晚上做恶梦,睡眠不安。还有些家长从小养成孩子要抱着睡,睡前要摇、要抱、要走来走去的习惯。如没有这一过程孩子就不肯入睡。有时晚上孩子一哭马上就抱着给孩子喂奶、喂水,也有的家长干脆把孩子抱到大床上睡,这样常常会使孩子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每晚哭吵。

   因此,睡眠不安的原因很多,只要排除了病理性的原因,家长应从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着手。要从小开始,并持之以恒。
8#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09:25:07 | 只看该作者
  周围有不少妈妈都发现,她们的孩子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而且,据上海市儿保所的医生介绍,现在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分析原因,可能有这么几条:

   1、现代人“夜生活”丰富多彩,爸爸妈妈睡得晚。

   爸爸妈妈晚上读书加班要晚归,留在家里的大人难免会带着孩子一起等待;爸爸妈妈看电视、听音乐,说话聊天,孩子难免跟着凑热闹而不想睡觉。

   ·为了孩子能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爸爸妈妈最好能稍稍改变一下自己的习惯,特别当孩子还未满1岁的时候。可能有的父母会认为这样牺牲太大,但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有正常的生活习惯,这点牺牲还是很值得的。

   2、户外运动太少,孩子精力旺盛,无处发泄。

   一些孩子很少有机会到户外尽情玩耍,有的是大人怕孩子在外面容易闯祸受伤、着凉生病,有的是老人带孩子体力精力都不够。

   ·应该尽快改变育儿观念和方法,只要天气好,就应该尽量安排孩子到户外去活动,接触空气和阳光,和小朋友们一起奔跑玩耍,孩子会觉得特别开心痛快,获得一种舒畅的疲乏,临睡前再洗个热水澡,晚上自然就会睡得快睡得香。

   3、午睡时间过长。

   孩子午睡,大人正可以做家务、休息,所以,让孩子一睡就是3-4个小时;有的是舍不得叫醒孩子。白天睡得太多,晚上自然不想睡觉。

   ·孩子午睡以1~1。5个小时为宜,3~4个小时就太长了。孩子睡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叫醒他,最好趁他翻身或者动弹身体的时候。如果孩子被叫醒,情绪不稳定,可以让他喝点水,抱一抱,一会儿就好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09:25:27 | 只看该作者
  要让孩子过有规律的生活,这是每一个爸爸妈妈的责任。

   睡眠本是甜美的事,但很多父母却为孩子睡觉的问题发愁:孩子不愿意睡觉,或入睡前的过程太长,或一旦睡下就不愿意起来。下面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安排孩子的睡眠,应对孩子睡眠中出现的问题。

   ·不要把睡觉作为惩罚的手段。有些家长在孩子吵闹或做错事时,就会威胁说:“再吵我就让你去睡觉了!”这样无形之中就会让孩子把睡觉与惩罚联系在一起,从而对睡觉产生厌恶。如果孩子感到睡觉真是一件愉快的事,就会自己愿意去睡觉。而且如果真的把睡觉作为惩罚的手段,或在睡前责骂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残留的不良情绪常会使孩子睡梦中出现不安、悸动、哭叫、做恶梦等,特别是敏感度较高的孩子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要注意尽量避免这样做。

   ·把孩子的床布置出童话般的梦境:床的布置要符合孩子心理,宽敞、整洁、舒适;准备柔软的靠垫或柔软轻便的玩具;有一个小的收录机,可以让他入睡前或醒来后收听——在单独的房间中,收录机的声音也可以给孩子以安全感;备一些简单的拼图或其它玩具在床边,可以让孩子入睡前独自安静地玩。

   ·及时抚慰做恶梦的孩子。有些孩子常做恶梦,而有些孩子则很少做,这存在个体差异。对做恶梦的孩子,有效方法是在孩子哭喊时,父母迅速赶到孩子身边,用轻柔的语言、慈祥的目光、低声的抚慰使其平静。可以观察孩子的恶梦是否有周期性,是否和白天受到的刺激有关,是否有什么让他恐惧的事物,然后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消减。对那些常因白天刺激而在晚上做梦的孩子(如梦中和其他孩子抢玩具、打架等),父母可在睡前通过语言诱导消减其紧张感,让其能心情放松地入睡。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09:27:13 | 只看该作者
  ·正确对待孩子睡梦中的恐惧感:有时孩子在梦中会有极大的恐惧感,直到清醒后这种感觉仍清晰地存在,造成孩子真实的恐惧。对此可以问清孩子到底怕什么,在梦中见到的让他害怕的是什么。如果孩子用语言表达不清,可以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旦孩子说出或画出害怕的对象,他们的恐惧感就会减轻,因为他们清楚了自己害怕的是什么。还可以通过“捉妖怪”等游戏减轻孩子的恐惧感。父母身上披挂一些物件,装成怪物潜状在孩子房中,在其睡前,另一人把这个“妖怪”捉出;或干脆让孩子扮演妖怪,让他体会一下;或父母在睡前对其房间巡视一番,捉出一件东西,告诉孩子“妖怪已被我捉住”。这也能有效减轻孩子的恐惧感。

   ·对孩子的夜惊保持镇静:有些家长可能从没有遭遇到孩子的夜惊,但有些家长却备受此折磨。夜惊指孩子在夜里因惊吓而叫喊,似醒非醒地看着屋子的某个角落,眼神充满紧张或恐惧。孩子的这副样子常把父母吓坏。在这种时候,父母保持镇静非常重要。可先把房间内光线较柔和的灯打开,轻轻地拍抚或抱着孩子,用语言安慰他。不用特意把孩子叫醒,在温暖的的抚慰中,一般孩子会重新入睡。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09:27:37 | 只看该作者
   ·从孩子的梦呓判断梦中情绪:很多孩子都会讲梦话,有时清楚有时模糊。对说梦话的孩子,父母可不必叫醒他们,但可以从梦话的内容、语调判断其梦中的大致情绪:是美梦还是恶梦,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如是“咯咯咯”笑出声来,让美梦继续;如是发出很委屈的哭音或紧张的叫喊,则可以帮孩子翻个身,轻轻拍拍,有助于孩子改变梦境;如是很紧张的梦,检查一下孩子的手、脚或其它部位是不是处于不舒适的或很紧张的姿势,帮其调整。有时睡前的不良情绪、恐怖故事等也会影响孩子梦的内容,保持睡前的平静情绪很重要。

   ·如果孩子半夜无缘无故醒来或凌晨早醒,可以对其稍加安慰,并告诉他时间还早,别人都还在睡,他最好也再睡会儿。如果孩子一直清醒,可以放一张全家福照片或一只柔软的玩具在他身边,尝试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如果孩子一直半夜醒来,可带他去做必要的医学检查,看是否和某些生理或病理原因有关。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09:28:0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孩子尿床,不必太紧张,找出原因即可。每个孩子学会控制大小便的年龄有很大差异,而且这和膀胱、括约肌的生理成熟有关,家长不必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相比,如果孩子偶尔尿床,不必对其过分责骂,更不能到处宣扬,否则让孩子有耻辱感。必要时还要安慰尿床的孩子,减轻其因尿床引起的紧张情绪。可以帮助孩子找出原因,是不是临睡前喝水太多,或白天过于劳累,晚上无法起夜等。

   如果孩子经常尿床,家长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尿了床就一声不吭,没尿床就表扬。这种正强化通常比批评更有效。如果孩子不是尿床而是遗尿就需要进行医学检查,找出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宝宝网 ( 蜀ICP备14004764号-2 )

GMT+8, 2024-6-15 21:25 , Processed in 0.03790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