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宝网
查看: 5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婆媳不和?让孩子成为家庭纽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8 16:0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俗话说:“十对婆媳九不和。”婆媳关系难处的确是千家万户一本难念的经。在隔代教育家庭中,婆媳不和对孩子的教育有什么影响呢?有什么应对之策改善婆媳关系,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呢?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因此怎么教育孩子是婆媳不和的一个重要因素。围绕教育孩子的婆媳矛盾经常让父亲和孩子不知所措。对父亲而言,要劝解婆媳矛盾非常困难,一方面手心手背都是肉,帮谁都不好;另一方面,婆媳都是为了孩子,双方的出发点是一样的,而且都是对的。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做父亲的不能平衡好婆媳关系,遭殃的将是孩子。妈妈和奶奶吵架,该听谁的呢?绝大多数孩子都不知道该听谁的。更加不幸的是,有些妈妈还挑拨孩子和老人的关系,有些老人也挑拨孩子和妈妈的关系。这样一来,孩子变成婆媳爆发矛盾的导火索,这个说要这样教育孩子,那个说要那样教育孩子,谁都不相让,双方都希望把孩子拉到自己这边来,并且唆使孩子怨恨另一方。在两面夹击之下,孩子的内心是很痛苦的,他们不希望看到两位亲人变成仇人,也不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伤害任何一方。他们希望两位亲人能和和气气,给自己带来欢乐,而不是怨恨。

  孩子的这种需求谁可以满足呢?父亲。在婆媳矛盾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父亲。婆媳之间争夺的不仅是孩子,还包括父亲。父亲是婆媳不和的起因,而孩子导致婆媳不和升级。解铃还须系铃人,能够缓解婆媳矛盾的,也只有父亲和孩子。这两个人当中,孩子的力量更大,但是智力有限,因此,做父亲的应该利用婆媳都是为了孩子这个中心,让孩子成为家庭关系的纽带,缓解婆媳矛盾,同时消除隔代教育的危害。

  隔代教育的种种危害中,性别歧视是最严重的。生男生女都一样,这已是年轻父母的共识,但有一些老人还是认为生男孩好。因此,假如妈妈生了女孩,婆婆给妈妈和孩子的脸色就不会好看,这样的婆婆带来的隔代教育注定是失败的。那么,做爸爸的应该怎么调解呢?

    成功的隔代教育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老人爱孩子。假如老人由于重男轻女而看不起孩子,那就不可能从心底喜欢孩子,也就不可能好好地教育孩子了。因此,做爸爸的最重要的工作是改变老人的错误想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能够通过正常途径获得广泛的社会认知度。男人和女人的奋斗平台一样,都能够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功。而老人重男轻女的观点来源于旧社会,彼时的男女社会分工无法和此时相比。因此,只要向老人说明白当今社会公平竞争的环境,老人一般都会抛弃原有的想法。

没有了性别歧视的问题,婆媳之间还会因为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起来。这时,做爸爸的如何调解呢?

  张劲松自从当爸爸以来笑容就没有从脸上消失过。可是自从孩子断奶以后,他脸上经常愁云密布,原因是妻子和妈妈在孩子该不该喝剩奶这个问题上有很大分歧。妻子认为,牛奶冲泡后很容易变质,因此孩子没喝完的就应该倒掉。但是妈妈很节俭,剩奶她都会留着,孩子要喝奶时再热一热。张劲松左右为难,他既不想让孩子喝问题奶,也不想让妈妈难过。他苦苦找不到办法,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拖了两年而没有解决。

  两年来,老人带孩子非常辛苦,张劲松和妻子都觉得两位老人太累了,但是又不好意思不让他们带孩子,一来怕老人误认为他们带不好孩子,二来孩子也非常需要老人。夫妻俩想了一下,觉得让老人出去玩一趟是很好的办法。都说小别胜新婚,让老人暂时从带养孩子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一来可以表表孝心,二来说不定可以让老人在同龄人的群体中认识到自己的一些错误看法。于是,张劲松为爸妈特意挑选了一个全是由老人组成的旅行团。两位老人从小就很少出远门,听说可以亲临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景点,自然十分高兴。老人去旅行之后,张劲松又过上了一家三口的生活,虽然比以前累了点,但是他认为十分值得。孩子在妈妈的正确照料下,没再喝过一次剩奶,身体十分健康。

  一段时间之后,老人兴高采烈地回家了。让张劲松夫妻俩意想不到的是,妈妈竟然主动跟他们说,不能再给孩子喝剩奶了。原来,同行的人当中有不少有隔代教养经验,大家在聊天时说的都是怎么帮助儿女照顾好孩子的问题,张劲松的妈妈从旅友那里学到了孩子喝剩奶的危害,回来后就主动表示要向儿女多多学习现代科学育儿观念。张劲松夫妻俩听了以后很高兴,一家人又其乐融融了。

  老人舍掉了乡下的朋友、亲戚来城市帮助儿女带养孩子,是一种很大的牺牲,因此父母应该多多孝敬老人。张劲松的做法值得广大父母学习。毕竟很多老人一辈子都只在一个地方生活,让老人暂时变换一下生活环境,出远门旅行,既可以让老人变得开开心心,又能使孩子暂时脱离婆媳不和的坏影响。距离产生美,也许分开一段时间,让婆媳两人都有放松和冷静的时间,两个人就不会有那么多矛盾,因为孩子产生的冲突也会随之缓解甚至消失。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值得深陷婆媳不和及隔代教育危害之中的父亲参考。

  除了给老人变换生活环境,父亲还应该给孩子变换生活环境,这同样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可可4岁了,按理说,孩子都是乐天派,可是可可天天在家闷闷不乐。爸爸妈妈、奶奶绞尽脑汁都改变不了可可的胆小和内向。为此,妈妈和奶奶没有少吵架。爸爸夹在中间非常难受,有一天,他跟几个朋友聚会,其间欢声笑语不断,大家都开怀畅饮。回到家后,爸爸突然想起,自己因为婆媳矛盾整天心烦意乱,可是聚会的时候一点烦恼都没有,那么,经常把可可带到别的地方玩一玩,会不会使可可的问题出现转机呢?

  爸爸知道可可渴望坐火车,于是打算周末把儿子带到地铁站。在可可眼里,地铁列车就是火车。他听说要去坐火车,兴奋得不得了,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列车进站伴随着巨大的轰鸣,有时还发出刺耳的声音,但是可可一点都不害怕,他指着列车头蹦蹦跳跳地大声喊:“火车来啦!呜 ”坐在地铁列车上,可可觉得一切都很新鲜,他东张西望,一边看一边跟爸爸说自己的感受。“哇,爸爸,火车里还能看到电视呢!”“爸爸你听,报站姐姐的声音很好听啊!”“咦,爸爸,怎么每次都是这个姐姐报站呢?她是不是在这趟火车上呢?”看见儿子和在家里有天壤之别的表现,爸爸心里乐开了花,他知道自己找到了改变可可胆小和内向的方法。

 又一个周末到了,这回,爸爸带可可去爬山。去爬山的路很远,爬山的路又很长,可是可可一点都不觉得累,他迈着小步子到处跑来跑去。爸爸走得气喘吁吁了,可可还很有兴致地追蝴蝶 爸爸看见可可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回到家,他把两个周末可可的变化告诉了妻子和妈妈,她们听了将信将疑,决定下次全家人出去玩玩,亲眼见见可可的巨变。她们没有失望,在公园里,可可非常兴奋,一会儿要妈妈陪他钓鱼,一会儿要奶奶和他一起捉迷藏,爸爸则在一边笑着看。一天下来,全家人都很高兴,

  婆媳之间也没有发生一次争吵。此后,每到周末,她们都主动提出要陪可可出去玩,有时候还两个人一起陪可可出去玩。可可变得爱说话了,不仅爱和爸爸妈妈、奶奶说话,还主动和邻居打招呼,邻居都变得非常喜欢可可,大家都说这是爸爸的功劳。

  城市的生活拥挤而单调,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在空余时间里,陪孩子出去玩一玩,让孩子多接触新鲜事物,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慢慢地,孩子会变得活泼可爱又聪明伶俐。而孩子的变化会影响家庭关系,尤其是婆媳关系。孩子变好了,婆媳之间因孩子出现的分歧也会减少,婆媳关系会慢慢变得融洽。在上面的事例中,可可的妈妈和奶奶因为可可胆小又内向而爆发了很多矛盾,但伴随着可可变得外向,妈妈和奶奶的矛盾也随之减少了。可见,爸爸的作用十分关键。

  身为父亲,要改善婆媳关系,关键在于变。首先自己要改变,有时要倾向于妻子,有时要倾向于妈妈,总之随机应变,权衡好妻子和妈妈的关系。其次要改变老人,给老人变换生活环境,可以让老人短时间里从照顾孩子和婆媳矛盾中解放出来,通过距离产生的美来改善婆媳关系。最重要的是改变孩子,因为婆媳矛盾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孩子。孩子成长得不好,婆媳之间才会起争端。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婆媳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矛盾。因此,改变婆媳关系的核心在于改变孩子,改变了孩子在家庭成员中的地位、改变了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不良状况,就转移了婆媳矛盾的中心。可见,孩子是家庭关系的纽带,也是改善婆媳关系的突破口。身为婆媳关系的焦点,又肩负着指引孩子人生道路的重任,父亲在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宝宝网 ( 蜀ICP备14004764号-2 )

GMT+8, 2024-6-3 00:49 , Processed in 0.0370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