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宝网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0808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准妈妈担心的10件事

[复制链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1:38:50 | 只看该作者
 烦恼6:怀孕期间感冒了,怎么办?

  孕妇也是可能会感冒的,可是有些人因为担心感冒吃药会让胎儿受影响,甚至不敢就医,其实,这样反而是错误的做法。

  药物可分为五级,徐瑞祥医师表示,在怀孕阶段,医师会避免使用D、X级药物,只要能够遵循妇产科医师的建议,就能够安全的用药。如果孕妇坚持不就医,若使普通感冒病情加重,不得不使用某些药物时,反而是增加宝宝的危险。

  ※药物分级

  A 级药物:孕妇可使用。

  B 级药物:孕妇可使用。

  C 级药物:原则上孕妇不使用,但衡量疾病轻重,必要时可使用。

  D 级药物:有致畸形的作用,孕妇不宜使用。

  X 级药物:有致畸形的作用,孕妇不宜使用。

  ※贴心建议

  1.若意外怀孕,不知药物是否有影响,可将药物拿给药师,由药师或医师判断是哪一级药物,再考虑合适的做法。

  2.孕妇不可自行购买成药,生病时应找妇产科医师。

  3.有慢性病孕妇不可任意停药,应由医师建议合适的用药方式,否则影响可能更大。
8#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1:39:18 | 只看该作者
 烦恼7:孕期阴道反复感染,真苦恼!

  正常的阴道分泌物应为无色、无味、无刺激,如果,阴道分泌物出现奶酪状、泡沫状或脓状且颜色改变为乳白色或黄绿色、绿色、有怪味、外阴部搔痒,就有可能是阴道感染,必须就医治疗。

  怀孕期间因为分泌物较多,加上妈妈体力不佳时,也可能使感染情况反复发生。依据感染的原因,经过适当治疗,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如果没有好好治疗,而感染链球菌、淋菌或披衣菌时,会感染导致子宫颈发炎,可能造成子宫收缩引起早产。

  ※贴心建议

  1.多穿棉质、透气的内裤,必要时可一天多更换几次。

  2.内裤最好在太阳底下晾晒,避免霉菌生长。

  3.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或睡眠不足而使免疫力下降。

  4.不使用卫生护垫,若使用必须经常更换。

  5.减少摄取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9#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1:40:13 | 只看该作者
  烦恼8:会不会流产或早产?

  怀孕20周之前称为流产,20-36周称为早产。许多妈妈在身体不适时就会担心自己是否会早产或流产。

  怀孕前三个月预防流产

  1.有些流产的原因,是因为不正常的胚胎所导致,是一种自然的淘汰。

  2.习惯性流产的孕妇,从怀孕前就应该配合医师的指导,重视各个怀孕环节。

  3.阴道有少量血液、子宫收缩、腹部疼痛、明显腰酸及腹坠感时,应立即就医。

  4.应注意药物的使用。

  怀孕后三个月预防早产

  1.前胎有早产情况,此胎更要小心注意。

  2.下腹明显疼痛、子宫收缩、阴道出血、破水等,需立即就医。

  3.如有早产征兆应配合医师,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危险行为。

  4.不提重物、生活作息正常、身体不适时要尽量休息。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1:40:48 | 只看该作者
 烦恼9:要剖腹产?还是自然产?

  除非有特殊不宜自然产的因素,否则站在医师立场,会建议一般正常孕产的妈妈,选择自然产。

  不过,除了必要因素的剖腹产之外,许多妈咪也经常在要不要自然产中犹豫不决,因此,提供两者优缺点的比较表,让妈妈可以自我考虑决定。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1:41:08 | 只看该作者
 烦恼10:产后身材会恢复吗?

  怀孕时的体重增加,与产后身材回复有密切的关系,徐瑞祥医师建议最适合的孕期增加体重为11-13公斤,不过,多数孕妈咪可能胖超过15公斤,对于产后身材恢复有很大的影响。

  只要经过一番努力与毅力,很多女性可以在半年至一年左右恢复孕前身材,但如果没有刻意重视,通常母亲可能会比孕前增胖一个衣服尺寸,甚至更多。

  ※贴心建议

  1.怀孕九个月平分成三期,建议怀孕初期体重应增加约1-2公斤,中期及后期则平均每周增加约0.4公斤为宜,每月约2公斤。

  2.产后尽量哺喂母乳,可消耗身体热量。

  3.坐月子期间饮食重质不重量。

  4.产后可穿合身的塑身内衣,对于身型的雕塑颇有帮助。

  5.积极的运动、注意饮食内容,有助于身材恢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宝宝网 ( 蜀ICP备14004764号-2 )

GMT+8, 2024-6-2 03:58 , Processed in 0.03734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