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宝网
查看: 111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校捐赠的“蝴蝶效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31 04:4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多年前,还是学生的段永平向学校申请了一次助学金,用途是回家,申请来的4块钱买了一张杭州到南昌的火车票。对于学校设立的这种助学方式,段永平深怀感激。

如今,“我也是受过帮助的”段永平联合丁磊在浙大设立了4000万美元的助学金。从4元人民币到4000万美元,这让人不由自主地联系到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蝴蝶效应。

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先前学校资助给段永平的4块钱无疑就是那一只蝴蝶轻微扇动了翅膀,催生段永平今天的善举,而段永平捐款的举动无疑也成为又一只蝴蝶,对社会的示范意义不可估量。

就在9月25日,教育部官员指出,中央政府已经建立了一套资助困难学生的完整体系,这让人感到欣慰,但是关于穷国办大教育和大国办穷教育的争论还在继续,前不久中国学者评价大学教育和助学捐赠症结,提到中国十五规划中提到20世纪末教育经费要达到GDP4%目标未能实现,去年只有2%多一点。

同时,尽管老百姓对教育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叫苦不迭,部分高校教师却依然囊中羞涩,科研教育经费也严重不足。毕竟教育是要促进人才成长的,排除对高校收费畸形发展机制的诟病,学校缺钱,还是需要社会给予关注,发展高校捐赠事业发展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益处不言而喻。

因此高校需要向社会资本微笑,作为具有明显非营利组织特征的高校,它应该给以微笑的对象是具有捐赠意愿的资本。当国家无力顾及高校向上发展的需求时,高校应该通过一条“彩虹”跟民间捐赠对接,以实现高校的公益性质。

“彩虹”的另一边,有高校校友团的巨大资源,校友们对母校的牵系和信任促成了许多捐赠佳话。还有无数巨富,他们并非校友,却看重了高校的公益性质,高校资源对未来的种种附着生产力吸引了企业家们,捐赠也会滚滚涌来。

而作为社会精英的“段永平”们,已经以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责任,“我只知道教育很需要钱,并且教育是“授人以渔”的事业。不会“培养”出一些吃救济金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高等学校的发展得益于社会资本。善于利用高校生产社会资本的功能为学校多方筹集经费已经成为国外许多大学校长的成功之举。国外许多高校通过经常保持与校友的联系,建立一张张长期的“信用卡”,以备用时所取。平时,则通过各种形式,使校友了解学校,增加对母校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从而实现高校与校友之间良性互动,共谋发展。企业方通过与高校建立联系,对自己所属产业的教育提供资助,一方面掌握技术人才信息,一方面也促进了教育科技发展。

去年6月“香港首富”李嘉诚给香港大学的10亿港元捐款,产生雪球效应,多位超级富豪都跟随。其中,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捐8亿港元给香港科技大学;恒基地产的李兆基基金会捐赠3300万港元予香港科技大学;新鸿基地产的郭氏兄弟,也以其先父郭得胜基金名义捐4000万港元予公开大学。

这之中不可否认李嘉诚的示范效应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相信段永平和丁磊的举动,同样可以充分发挥“蝴蝶效应”的积极作用,更多的慈善家会投身到高校捐赠事业中来。
2#
发表于 2011-9-1 00:21:09 | 只看该作者
大多是因为他们能够给组织带来更多的价值
3#
发表于 2011-9-1 12:02:4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宝宝网 ( 蜀ICP备14004764号-2 )

GMT+8, 2024-4-28 01:21 , Processed in 0.03857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