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三个 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 1?传染源 ? 这是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最终根源,包括传染病人,病源携带者和动物传染源。其中传染病 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病源体在病人体内生长、繁殖、借助咳嗽的飞沫或粪便等排泄物排至 空气、水痘,传染病人是其唯一的传染原。病源携带者虽然处在不被外人注目的状态,但其 危害更大,如果携带者在公共场合,就有可能造成传染病的大范围流行。如白喉、脊髓灰质 火、动物传染病的疾病约占传染病总量的五分之一,如狂犬病、结核病、寄生病等。? 2?传播途径 ? 人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侵入另一易感者之间的途径称作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①空气传播:包括飞沫、飞沫核、尘埃传播因子的传播。所有的呼吸道传染病都可以通过这 种途径传播,如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膜炎等。? ②水的传播:水源被病原体污染后,若未经消毒也可以成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许多肠道传 染病,如伤寒、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都可以经水传播。? ③食物传播:几乎所有的肠道传染病和个别的呼吸道传染病,如结核病,都可以通过污染的 食物而造成传播。伤守、痢疾、蛔虫病,涤虫病,肺吸虫病等都是食物传播。? ④接触传播:可分间接接触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两种。传染病人和携菌者触摸过的扶手、毛 巾等物。被易感人群接触后就会造成传播。直接接触是指传染源和易感者不经过任何外界因 素而直接接触(如狂犬病)造成传播。? ⑤虫媒传播、指通过一些节肢动物(蚊、蝇、蚕、虱、螨等)叮咬吸血而传播疾病的途径” 虫媒传播的疾病包括疟疾、流行性乙型肝炎、黑热病、森林脑炎等。? ⑥土壤传播:有些寄生虫的虫卵,如钩虫卵;一些病毒如破伤风,炭疽茅胞都可以长期保存 在土壤中,一经接触人类就会经口或皮肤进入人体,引起感染。? 3?易感人群 ? 是指对某种传染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受到该病原体侵袭后易发病的人群。人群的易感性 取决于人群中每个人的免疫状态。? 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受若干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新生儿而增加、易感人群迂入、病原体变异 等都会使人群易感性升高。人群易感性的降低则是由于传染病流行后的病后免疫和隐性感染 免疫的人数增多、人群中人工自动免疫的推广、免疫人群的迁入、人群一般抵抗力的提高、 病原体变异等。? 实践证明,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切断流行过程中的任何一环,流行就不会发生。? 二、传染病的预防 ? 预防就是针对流行过程中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以及根据各人传染病的特点,针对主 导环节重点采取适应措施。? 1?管理传染源 ? 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遵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将法定传染病分为三类:甲类(鼠疫、霍乱),为强制管理传染病病 ,城镇要求经现后6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h。乙类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 、细菌性痢疾、伤寒等,要求发现后12h内上报。丙类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如肺结核、血 吸虫病等。)? 对传染病的接触者,应分别按具体情况采取检疫措施,密切临床观察措施,药物预防或预防 接种。对在人群中检出病源携带者,进行治疗教育,调整工作岗位。对动物传染病源,如有 经济价值的家禽、家畜,应尽可能加以治疗,必要时宰杀后加以消毒。如无经济价值,刚予 以消灭 2?切断传播途径 ? 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以及许多寄生虫病来说,切断传播途径通常是起主导作用的 预防措施,而其中又以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为中习的一般卫 生措施为重点。? |
手机版|Archiver|中国宝宝网 ( 蜀ICP备14004764号-2 )
GMT+8, 2025-4-26 07:04 , Processed in 0.0246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5 Comsenz Inc.